再启新程,胶合板与细木工板回归生产许可监管体系
近日,随着《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国发〔2024〕11号)文件的正式下达,标志着胶合板与细木工板两大类产品在经历政策调整的波澜后,重新被纳入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范畴。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巩固产品质量安全防线,通过强化生产源头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遏制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追溯历史,中国自1984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颁布以来,便拉开了对关键工业产品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大幕,人造板产业亦随之开启了长达三十余年的许可证管理制度实践。此间,人造板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生产许可制度经历了从建立到调整的多个阶段,见证了我国工业产品监管体系的逐步成熟与完善。
时间轴拨至2018年,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减轻企业负担,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8〕33号),决定取消包括人造板(刨花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在内的一系列产品的生产许可证要求,此举被视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升,2024年,国务院再度出手,通过《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国发〔2024〕11号),明确将胶合板、细木工板等6种产品重新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序列。此次调整,不仅反映了国家对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政策动态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的灵活性。
调整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类别增至14类,品种细化至27种,且明确由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直接负责实施,强调了审批权限的集中管理,避免层层下放可能带来的监管漏洞。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胶合板与细木工板行业树立了新的起点,要求企业在追求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与合规性,从而在新的监管框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